2010/11/02

節選《旅人的眼睛》---張讓

近半年來,迷上張讓的文字。精確、知性,每每讀罷總是心有戚戚。

       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真實,這種真實只能以生活之眼捕捉,而不能以旅人之眼觀看。

        我們在一個地方住了一段時間以後,開始熟悉這地方的季節草木、情事脈動。我們在這地方之內,以居民視而不見覺而不感的無謂切入其中,體會周圍的一切,因為是局內人,生活在常規中老舊而安心。走過每天走過的街道,進出每天進出的建築,所有細節在熟悉中泯滅,不能描述那個招牌的顏色,弄不清楚巷子裡有幾支路燈,但是那氣氛、節奏、味道、聲音,所有總體在我們的印象裡。我們在印象的混沌中摸索,這感覺是熟悉到再不能熟悉、準確到再不能準確。我們是這印象的一部分,我們知道,不需要去尋找、去看 。

        當旅人遠道尋訪一個地方,看見的是什麼?到紐約看見帝國大廈、世貿大樓、自由女神、第五街、百老匯,到巴黎看見凱旋門、羅浮宮、艾非爾鐵塔、皇家歌劇院、塞納河,這些名勝古蹟 一一看在眼裡,甚至背誦它們的歷史事實,彷彿比當地居民知道更多重要細節。然而正是這種彷彿知道,使旅人所見停留在表面。這是局外人的看, 不能在幾天之內吸取屬於一個地方的精神,以當地的山水人文為自己的血肉質素、風格性情,充其量只能是眼睛的看,也許所見不虛,然隔了一層,見皮不見神。
        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        我要以一個居民的身分認識所到的地方,知道那裡的山水節氣,了解在那個環境生活的甘苦。我想要捕捉屬於每個地方的特質,也許是天空的顏色、城鎮的格局,或者是居民的口音。我想要在出發前便略有所知,到時能夠看見內在生命的肌理,而不是遊客一味尋樂的表面。
        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       我對巴黎最好的回憶不是到了羅浮宮、凱旋門、聖母院、香舍麗榭大道,而是倚在小旅館房間窗上看街景,或在菜市場上買甜而多汁的血橘,或只是走過街道,看擦肩而過的行人,瀏覽兩旁古老建築,聽不同角落的市聲,吸取屬於巴黎的情調、節奏和色澤。

        我喜歡慢慢走過陌生的城鎮,給自己充足時間領略新的空間,讓自己浸透那裡的氣息。我理想中的旅行慢,是體會而不是觀光。
         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       不管旅行的意義是什麼,旅行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。許多人在度假時,匆匆趕到目的地,在一番精疲力盡旅遊之後,又匆匆趕回來。我不喜歡這樣的旅行,卻不免落入這樣的旅行。正如旅客最討厭看到別的遊客,自己卻不免是遊客。
       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