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機腹位置,高76公尺的電視塔是地標之一,可供人一覽都市全景。
開車行駛時感覺不到道路的對稱設計,一旦自塔上居高臨下,對稱的線條成了一幅畫。
從電視塔往前延伸,越過中間橫向的主幹道Eixão,可以隱約看到白色大樓,大樓與電視塔遙遙相望,形成這條直線上的兩個端點。
拉近一點看,是名為Esplanada dos Ministérios 的區域,直譯是「部會廣場」,但我們私下稱之為「部會大道」。因為道路兩旁的大樓都是各部會的辦公室。大道盡頭,兩棟白色高樓聳立之處是國會。右前方的是國家博物館及主教座堂。
猜猜看,巴西利亞這個設計成飛機模樣的首都,它的博愛特區會在哪裡呢?機翼?機首?機身?哈!當然是在高級艙等的位置啦!
部會大道上的公共建築多由巴西著名的建築師Oscar Niemeyer設計,在二十世紀6、70年代陸陸續續完成。
其中一個有趣的建築是巴西國會。兩個半球體,一正放一覆扣,右邊的是眾議院,左邊的是參議院,中間28層樓的雙胞胎大樓是國會辦公室。有人開玩笑說:這個建築像兩個碗放在桌上,中間還立起一雙筷子。
國會前的大片綠地則是民眾的「陳抗區」,也提供舉辦演講之類的活動。
國會旁的外交部大樓也出自Oscar Niemeyer之手。
從國會後面看過去,部會大樓規格統一,像一列整齊排放的積木。
不過,近來巴西貪瀆案頻傳,總統牽涉其中,國會和法院間的攻防不斷,讓當初設計者的美意充滿了諷刺的意味。
廣場上兩人併肩而立的大銅像,是向建城的工人致意。
銅像的對面是總統府,也是Oscar Niemeyer的作品。
與總統府隔著廣場相對的是聯邦最高法院,同樣是Oscar Niemeyer的作品。
法院前方名為「司法」(Justiça)的雕像,構想來自希臘和羅馬神話中代表法律、正義、堅韌的女神形象。至於為什麼蒙上眼,有人說是剛正不阿,法律之前一律平等的公平審判;蒙上雙眼看不到眼前是何人,不受影響,一切依法,秉公處理。手上握了一把劍,代表擁有力量、勇氣、規範可將法律付諸實踐。
國家博物館, Museu Nacional,又一個Oscar Niemeyer的半球體建築傑作。
主教座堂,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Nossa Senhora Aparecida,部會大道上另一個具有話題性的建築。
地面上,皇冠似的外形其實是教堂的屋頂。通過四個聖者後走進通往地下的走道才能進入教堂。(上圖左邊)

沒有聖經故事的彩繪玻璃屋頂,明亮清爽的空間,實在太超越我們對教堂的認識了。若不是三個「飛」在半空中的天使和放了十字架的祭壇,大概沒有人會相信自己走進了教堂。
流線造型的告解室。


Oscar Niemeyer以帶有實驗性質、突破框架的美學觀所設計的建築,在半世紀後的現在看來仍然顯得「異常」、「不知所云」,也把巴西的政治權力中心,變成了現代建築的大展場。
即使方方正正的辦公大樓也是有看頭。運用遮陽百葉不同的開闔角度,創造出色彩的明暗變化,和隨時可以變換的拼貼圖案。這樣的建築外觀,也是巴西現代建築的特色之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