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不管什麼時節到澳洲,這幾年來每一趟都可說是公園之旅。一方面是雪梨多公園綠地,一方面對學齡前的孩童來說,有簡單遊樂設施的公園,就足以滿足他們了;與其跑去老遠的地方攬勝,不如省下舟車勞頓的時間讓他們玩個過癮。
家附近步行十分鐘可至的小公園有兩處,都是遊樂設施不多,但有大片草坪的公園,孩子可以盡情奔跑、騎車。而車程十分鐘之內的大公園有三處,各有不同的特色。其中面積最大的Bicentennial park,有五個大安森林公園那麼大,雖然去過兩三次了,我還沒能走遍,除了紡織娘九個月大時曾經坐在嬰兒車裡讓我推去湖邊看看水鳥,這兩年有了行動自主能力就只肯待在遊樂場和沙坑了。
九個月大的紡織娘在Bicentennial park的湖邊
Bicentennial park的沙坑
而安置在沙坑旁的三、四把大陽傘,和遊樂場上大大的遮陽篷,則吸引了我這個又要陪玩又怕曬的媽。那真是十分貼心的設計呢!
唯一一次記得帶相機去Wentworth common拍的照片。盪秋千下鋪的是木屑。
另外一個是Sydney Olympic Park,這個公園周遭是Sydney Olympic園區的各式運動場及飯店,雖然有一塊很大很大的草坪,但比起其它兩個公園就是少了天然綠意。
不過這絲毫不損紡織娘的興緻。今年她對以前愛玩的溜滑梯、搖搖馬完全不屑一顧。而是挑戰為大童設計的設施,說實在的,那些設施有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玩,所以紡織娘常玩到一半就哭叫我們去協助,但她還是不放棄,一玩就玩了近兩個小時。
一歲十個月大的紡織娘在Sydney Olympic Park的幼兒區
右邊就是大童區的「玩具」之一
每次到這些公園,除了有新奇的遊樂設施外,空間大、小孩少,不用排隊久候,也不會與人推擠,大概是紡織娘總能玩得盡興,回家後還念念不忘的原因吧!
今年我們還兩次「遠征」市區的公園,不過下次再寫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