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聖地牙哥的早上,斜雨紛飛,搭乘跨國巴士,四個小時後,抵達葡萄牙北部大城Porto,綿綿春雨仍未停歇。
葡北一向多雨,今年初以來又不時有豪雨成災的新聞,是特別多雨的一年。只好默默祈求老天,別讓我們往後三天都只能欣賞雨中的Porto。
從巴士總站搭地鐵前往市區的民宿。一出地鐵站,這間以藍瓷拼貼牆面的教堂,立刻抓住我的目光,在灰灰暗暗的天色下,它點亮了市容。
這是建於19世紀初的聖靈教堂,Capela das Almas。
找到民宿,安頓好,已過了午茶時間。只在巴士上吃了點水果和麵包的我們,早餓得前胸貼後背,非得覓食不可。還好住宿地點對面就是城裡的菜市場Mercado do Bolhao,菜場周邊必定散布著餐館,這是定理,我們輕易就選定這家同樣以Bolhao為名,成立於1896年的老咖啡館。
櫥窗裡擺著一盤葡萄牙復活節的傳統麵包Folar,這種麵包基本上是以水、麵粉、鹽、蛋為材料,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型式。這種整顆蛋放麵包上的型式還挺常見的。好像復活節就是一定要和蛋扯上關係嘛!
還有葡萄牙的傳統點心Pao de lo,就是我們熟悉的海棉蛋糕,也是北部地區復活節的甜點。我最喜歡吃材料單純的蛋糕,而且那烤色好均勻好誘人,於是離開咖啡館前訂購了一個。
哈!我忘了葡萄牙人的午茶時間比較晚。
老店的麵包、糕點品項繁多,價格平實,服務也周到,生意興隆自有道理。待在Portot期間我們光顧了兩次,大推!
先來一碗南瓜濃湯驅寒,牛角麵包填肚子,還有不可少的咖啡。在葡萄牙,有歷史又有名氣咖啡館通常都有專屬的咖啡杯,印著自家logo。
到葡萄牙好多次,還是第一次見到bolo de frango(直譯就是「雞肉蛋糕」),當然要嚐嚐。
鹹香微甜,而且份量超多,結結實實地填飽了轆轆饑腸。
離開Porto那天早上取回預訂的Pao de lo,放在車上備著,方便途中隨時充飢。蛋糕以重量計價,我忘了價錢,但忘不了1030g的重量,沉甸甸的大蛋糕,我們足足吃了4天,第五天再也沒人有胃口,剩下的八分之一只好餵給小鳥。
街景
第二天,放晴,從城北晃到城南;第三天,雨又來,還是出門。明亮的Porto、暗沉的Porto,都是這個城市的面貌。
報童雕像紀念這個式微的職業,那些背著報紙、雜誌和樂透沿街叫賣的報童曾是這城市的一部分。
自由廣場,盡頭是市政廳。
走近看。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?
從某一要拆除的古建築上被搶救下來的雕像。
一對鴿子在市政廳前的水池旁曬太陽,蓬鬆的羽毛看起來很暖啊。
亮麗的櫥窗是最好的背景。
在網路購票盛行的今日,票亭仍然屹立葡國街頭。
春天來了!
蛋白做成,類似布丁的甜點。
看了幾間教堂之後,我們發現這裡的十字架很不一樣。
色彩對比鮮明的兩棟房子,分別坐落街道兩旁,卻絲毫沒有違和感。
加入了伊斯蘭建築元素,但用色清新的房子。
我最喜歡的一幅街頭塗鴉。
就是這樣的建築,讓Porto在陰鬱的天候裡照樣給人顏色瞧,雨中的腳步因而輕盈了起來。
大概是房子外牆瓷磚的色彩,讓雨中的街道別有一番雅靜的韻致。
亨利王子Infante D. Henrique雕像,矗立於市中心的亨利王子廣場之上。1384年生於Porto,「航海者」亨利王子是葡萄牙海上霸權的奠基者。
陽光下,通往主教座堂的石板階梯會發亮。
仄弄狹巷裡的的一方溫煦。
靠河的城市風大,吹來陣陣春寒,一邊吃熱呼呼的烤栗子,一邊遊逛,最愜意不過。
那一排高高低低、各自精"彩"的房子,構成不可思議的和諧。
城南河岸邊,餐館林立,人潮聚集,喝咖啡的、用餐的、聊天的、發呆的、看風景的‧‧‧
路易一世鐵橋 (Ponte de D. Luís I)
這二城關係緊密,Porto是porto酒的出口港,而很多porto酒酒窖設在Vila Nova de Gaia;以前Porto城裡的豪門鉅族多在Vila Nova de Gaia購置莊園及度假別墅;今日交通發達,這個與Porto隔河相望的城市,已成為大Porto市的一部分,很多人在那定居,每天通勤到Porto上班。
鐵橋建於19世紀末,長385公尺,以當時國王路易一世為名,是Porto的重要地標。
橋分兩層,下層供汽車行駛,上層是火車軌道,不論哪一層兩側都有人行道。
先走下層到南岸的Vila Nova de Gaia,再從那兒搭纜車到橋的上層。
Vila Nova de Gaia河岸橋邊只有幾家餐館,其它多是酒廠,我們一路上拿了不少品酒的廣告傳單,甚至買纜車車票也附送品酒券。
纜車緩緩上升,視野遼闊,腳下的Douro河水波不興,靜靜地向著大西洋流淌而去。
回Porto時走在鐵橋上層,偶然發現城牆邊陡上的電車,原來這個城的高低落差也挺大的呀!這座鐵橋還真是依據地形做了很實際的設計呢!
聖本篤火車站 (Eatacao de Sao Bento)
走過路易一世鐵橋回到Porto,直往前走,便到了有「世界最美的車站」美稱的聖本篤火車站。啟用於1916年的車站至今正好一百年整。
一如許多歐洲城市的火車站,有著開放式的月台。
聖本篤火車站以大廳的藍瓷貼畫聞名,常列入許多旅人的口袋景點清單。整個大廳像寛敞的大展覽廳,供人任意選定角度觀賞大幅畫作。
面積約500平方公尺的畫作,有描繪葡國重大歷史事件的,也有刻畫舊時日常生活的。那明亮輕柔的藍色調呈現出細緻、靜定的美感,原本慘烈的人民暴動也真是雲淡風輕的過往了。
對孩子來說,歷史畢竟沉重,紡織娘最欣賞的是柱子上的小幅貼畫。
尤其是這個可愛的火車頭。
曾經看過一個背包客拍攝入夜後的聖本篤車站,因為藍瓷的關係,由裡而外透出藍光。那種奇幻的氣氛我們無緣領會,但午后在大廳裡看到這幅景象時,覺得很幸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